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”是《道德經》五十六章里的一句經典。知者不言:知道萬事萬物變化無窮無常的人,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質,故而不言。言者不知:能描述出來道理的人,還是沒有了解大道之變化無窮的本質。
隨著自己的不斷成長,對這句的理解越來越深入了。
最明顯的體會是,自己由一個愛說、愛寫的人變成了一個不愛說、不愿寫的人。
我們來到世間,從小到大,在家長、老師的教育下,不停的學習。學習知識,讓自己更“懂”,更“明白”,越來越覺得自己“成熟”了,越來越覺得自己是“對”的,越來越自以為“是”,越來越覺得自己明白了一切,越來越有自己的觀點、評斷……,越來越覺得自己能看明白萬事萬物的變化,認為一切都是有限的,一切都是恒常不變的。所以,我們越來越變得“我執”,執著于自己的觀點。而真正的知者,是知道萬事萬物的變化無窮無常,由于一切都在變,所以不能描述其恒常不變的本質,所以無言。能說出來的道,就不是恒常的道。(道可道,非常道)
我個人的成長歷程也是這樣,剛上學時,自己“無知”,通過小學、中學、大學……的學習,變得“有知”了,認為自己越來越了不起,認為自己認識了很多真理,就開始演講,寫作。隨著近幾年學習修行,越來越發現自己之前的言論、文章是不確切的,越來越發現自己只是看到事物的局部,發現了自己在用固定的三觀(人生觀、世界觀、價值觀)在看鮮活變動的世界。自己在不斷推翻自己,自己在否認自己,所以自己變得更加靜默了。水深則流緩,人貴則語遲。
現在才明白,人生的修行是一個“去學習”的過程,是一個不斷去掉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障礙的過程,是一個不斷去掉“我執”的過程,是一個不斷去掉“自以為是”的過程, 是一個放下評斷的過程,是一個接受一切的過程。真正的智者,外表看來是愚笨的,大智若愚。
南懷瑾大師沒有寫過一本書(他只解讀古典,他的講演錄也是他的學生整理的),因為南老深知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”的道理。
知者不言,真正知“道”的人,是不善言談的人。明智的人,不隨便說話;隨便說話的人,是沒有真知灼見的人。
人生處世,要謹言慎行。
(其實,這篇短文也不應該寫,言者不知啊~)與大家共勉!